PRODUCT CENTER

企业安全生产可视化管理系统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平台基于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及国内外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从系统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全周期管控,加速安全生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通过标准化业务模块、全面风险管控机制、职责统一的业务流,专业化的安全数据支撑、可视化的数据呈现,让企业安全可知可视可控,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全员全过程参与安全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构建安全管理健康有序发展的良性格局。
  • 功能特点
  • 研发背景
  • 安全数据可视化:
    ◆汇集集团对下属企业的安全监管数据,以及企业内部安全数据运行情况;
    ◆高效整合安全数据,加速数据在线汇聚、有序流动,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模式。
    风险管控:
    ◆预植基础风险数据库,为辨识与评价提供专业支撑。
    ◆内置多种评估方法,自动评判风险级别。
    ◆按周期、分层级生成个人管控清单,自动推送巡查任务。
    ◆生成风险告知卡、二维码,以及联动评级变化的动态风险四色图。
    ◆“打卡式”扫码巡查,打通从风险管控到隐患治理的完整工作流,全程痕迹化管理。
    隐患管理:
    ◆多种排查方式,赋能员工、全员参与
    ◆内置基础隐患数据库,提供专业支撑,隐患排查有理有据。
    ◆优化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流程,工作推送到人,实现痕迹化管理
    ◆实现数据统计、多维度数据分析,关联安全绩效,为安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教育培训:
    ◆为企业培训计划制定、下发、管理人员培训、三级安全培训、日常培训、外来人员培训等,与工作计划联动。
    ◆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全过程管理跟踪,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全员教育培训的档案自动化管理,减轻安全部门在培训课件制作、台帐记录、档案归档等繁琐工作。
    作业证管理:
    ◆特殊作业线上工作流推送,高效便捷。
    ◆审批流程闭环管理,审批节点明确到人。
    ◆联动证照管理,验证人员持证情况。
    ◆各环节均有电子签名、照片/视频佐证,全程可追溯,档案化管理。
    制度化建设:
    ◆政策法规:对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库进行管理。配置法律法规数据库,企业可获取文件或自主上传,建设符合要求的法律法规文档管理库。
    ◆标准规范:对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库进行管理,配置标准规范数据库,企业可通过该数据库获取文件或自主上传,建设符合要求的标准规范管理库。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库和操作规程库进行管理。为企业建设内部制度数据库,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实时线上共享和定期的更新维护,建设符合要求的管理制度库。
    环保管理:
    ◆环境因素识别:内置环境影响因素库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自主开展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评价,自动生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清单。
    ◆固废管理:固废转运申请线上流程、流程状态查询、转运联单、处理台账等进行统一管理。
    ◆环境检测报告:企业环境检测报告线上管理,支持上传报告附件,根据报告有效期进行到期预警提醒。
    职业健康管理:
    ◆可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检测,生成职业危害告知卡。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形成领用记录,掌握个人劳保用品配备情况。
    ◆建立接害人员基本信息,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应急管理:
    ◆应急资源:对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物资、消防设施等应急资源进行线上管理。
    ◆应急预案:企业综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集中管理,联动应急资源与事件处理。
    ◆应急演练: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线下执行,上传记录与评估结果。
    事故管理:
    ◆事件上报:用户可使用平台pc端和手持终端上报事件,描述事件概况,上传现场图片。
    ◆事件审核:对上报的事件的真实性进行审核,通过事故审核,触发简易处理流程或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响应。
    ◆事件处理:用户收到事故处理工作提醒后进行线下处理,在手机端上传理结果,形成事件处理全流程记录。
    预警管理:
    通过语音、短信、微信、系统消息通知等形式,根据自定义配置的预警消息推送规则,实现对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物联监测设备的预警,实现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测。
    物联系统对接:
    可对接视频监控、OA、HR、MES、DCS、设备设施管理、教育培训等外部系统,支持嵌入AI图像分析、设备设施监测等物联监测技术,打通产品制造活动各个环节的信息流,实现资源动态调配,形成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等新型能力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
    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难
    安全生产制度管控不严,岗位职责不清晰,安全责任跟踪落实困难,无法真正做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跟踪、考核,造成管理形式化、表面化,安全生产管理参与度低。
    ◆集团对下属企业安全监管难
    集团对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不清,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不明,下发的安全工作执行情况无反馈,且信息滞后,下属企业与集团总部联动性弱,不能形成信息传输通路。
    ◆业务流程多,管理效率低
    安全管理业务流程繁杂,管理事项多,传统管理方式响应、决策速度慢,造成资源整合调度难、人员及时响应难、事件决策难,事后溯源寻迹难,工作闭环困难。
    ◆管理层级纵深,数据采集难
    安全生产管理业务点多、面广、线长,各类运行数据繁杂、数量庞大,出现“有统计无分析”、“有记录无评比”的现象,数据缺乏有效整合与利用。
    政策引导与要求
    ◆《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工信部联网安〔2019〕168号
    围绕设备、控制、网络、平台、数据安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建设技术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强化人才培育,构建责任清晰、制度健全、技术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覆盖工业互联网规划、建设、运行等全生命周期,形成事前防范、事中监测、事后应急能力,全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信发〔2020〕157号
    到2023年底,一批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成运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系统评估等新型能力体系基本形成,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管控水平明显提升,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支撑和服务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安委〔2022〕7号
    制定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提高信息化系统的整体适配度,拓展和深化安全生产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分级分类、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和及时预警。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